'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最新进展如何-ag旗舰厅官方网站
不知不觉,戴着口罩的日子已经近有两年,尽管国家疾控中心的严格监管和疫苗的出现已将疫情的蔓延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我们的生活依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近期,关于新冠口服药的研发进展被大家关注。
11月18日,罗氏宣布放弃与atea制药公司的covid-19的药物合作,并表示会将精力放在其他的covid-19的项目上。
令人欣喜的是11月4日,首款口服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匹拉韦(molnupiravir)在英国获批上市,该药物是默沙东(merck)和瑞奇贝克(ridgeback)共同的研发成果。
好事成双,11月17日,辉瑞公司向fda提交了新冠治疗口服药物paxlovid的紧急授权申请。
11月18日,我国的新冠用药又出了一匹黑马,dxp-604,在北京地坛临床试验中达到惊人效果。
目前,我国的候选“种子药”已有六种,抗体组合药物有望在年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巨头们的口服药
在国际上的具体情况是atea制药公司的新冠药物提前退场,11月18日,罗氏宣布放弃其与atea制药公司的covid-19药物合作,预计将于2022年2月10日正式终止。
早期,罗氏与atea针对口服抗病毒药物at-527签订了一项价值3.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而取消的原因是该药物在二期临床试验中没有达到主要终点,与使用安慰剂相比死亡率和住院率并没有明显降低。在罗氏退出后,atea前期对授予罗氏的所有权利和许可将返回至atea。
好消息是,首款口服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molnupiravir已经在英国获批上市,辉瑞公司研发的小分子新冠药物paxlovid二三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molnupiravir上市当天,也就是11月4日,默沙东(nyse:mrk)股价上涨高达91.4美元/股,而第二天11月5日又下跌至81.61美元/股;这一天正是辉瑞公布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之日,当日辉瑞(nyse:pfe)股价大幅上涨。
事实上,默沙东在10月已经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这款抗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申请。而早在今年6月9日,默沙东就与美国政府签订了采购协议,表示若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权或者正式批准,默沙东将提供给美国政府170万疗程的药物。
并且默沙东已同意将molnupiravir相关的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联合国支持的公共卫生组织药物专利池(mpp),全球范围内的转让会让105个中低收入国家得到药物供应。
另外辉瑞也在11月17日向fda提交了新冠治疗口服药物paxlovid的紧急授权申请,并表示在11月25日前进一步提交数据。
fda是全球范围内最权威的药监机构,通过fda的审批也就意味着该药品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因此这也成为了广大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fdaag旗舰厅官方网站官网显示,2021年11月30日将召开抗菌药物咨询委员会会议(antimicrobial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announcement),相信大家对molnupiravir和paxlovid审批结果还是心怀期待的。
与此同时,辉瑞通过与(mpp)达成许可协议,允许仿制药制造商生产这种药片。这些制造商将向95个中低收入国家提供仿制药,从而促进研究性抗病毒药物的额外生产和分销。
在药物原理方面,molnupiravir和paxlovid都属于小分子药物,均可降低死亡和住院风险,但两种药物有着不同的机制。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由核苷酸分子组成,从而形成单链rna分子,接着在人体内进行复制。molnupiravir的化学结构如同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核苷酸分子,可以在人体内转变为有抗病毒活性的物质,生成干扰病毒rna的物质,从而破坏新冠病毒的自我复制,产生抗病毒作用。molnupiravir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报告表示,与安慰剂相比该药物可降低50%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
辉瑞研发的小分子药物paxlovid则是另一种机制,属于复方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组成物质为代谢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因此可以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抑制蛋白酶产生,阻断病毒的复制。paxlovid的中期临床试验报告表示,与安慰剂相比该药物可降低98%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在药企从事肿瘤免疫的新药研发工作的周叶斌博士曾在媒体上表示,molnupiravir与paxlovid相比,paxlovid对降低重症的风险率更高,但由于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也具有差别,因此在现阶段无法定论哪款药物略胜一筹。
另一位病毒学家、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的金冬雁则指出,新冠患者需要在病发初期尽早用药,否则会有南辕北辙的作用。
这两款药的出现自然是可喜可贺,但并非完美,因为患者需要在出现新冠感染症状的5天之内服用。而在5天之内作出早期诊断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国内情况
在全球抗疫的历程中,中国也贡献了一份力量。11月19日,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君实生物联合研发的抗体性新冠治疗药物js016获得了全球15个国家紧急使用权。
js016有着独特的靶向性,可以对新冠病毒进行精准攻击,阻止病毒入侵细胞。其安全有效性已得到了世界性认可。
我国新冠药物的研发技术部署围绕着3条技术路线,分别为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其中进展最快的两种中和抗体药物为brii-196和brii-198,该药物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联合研发。该研发团队已于10月9日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附条件上市申报材料,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
腾盛华创的大股东,腾盛博药-b(hk:02137)从11月9日起,其股价一路走高上升近50%。
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表示,从恢复期患者血液分离得到的几百个抗体中,筛选到2株活性最高、互补性超强的抗体。在国内外开展的临床试验中,该抗体药物展示了降低重症和死亡率78%的优异效果。
11月18日,由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与丹序生物联合开发的dxp-604,在北京地坛医院的临床使用中,有14名新冠患者参与,服用该药物的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大幅下降,多种并发症状明显好转。目前该药物已开展国内二期临床试验,并且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接洽,推进海外二三期临床试验。
dxp-604的原型是人体自身的中和抗体,不像新冠口服药需要每天服用,而是注射一针0.6克的抗体针,就可唤起患者本人的免疫机制,筛选出可以抵抗病毒的中和抗体。值得一提的是dxp-604实现了“单个抗体”抵抗变异株,而其他的候选药均属于“一对抗体”。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曾对媒体表示,现阶段 dxp-604对所有rbd单点突变都有效,没有观测到病毒变异导致的免疫逃逸。他预计,该药物也有望防止未来变异的逃逸,成为一种“全谱”的新冠中和抗体。
令人期待的是,我国其他的候选“种子药”的研发进程愈发明朗。
其中包括杰华生物的“乐复能”雾化吸入治疗机器,又称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该药物安全性高,可以阻止病毒复制,并免受新冠病毒攻击。第三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性数据表示,“乐复能”可降低重症病人的呼吸衰竭和死亡率58.3%。
还有开拓药业的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初步临床试验表明可降低78%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现阶段,“普克鲁胺”已经获得巴拉圭的紧急使用授权。
目前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路线可分为两种,一是生物大分子药,以抗体类药物为主;二是小分子药物也就是口服药物。口服药的优势相比中和抗体药物,给药更加便携、可及性强、成本低以及生产制造易扩大,可作为疫苗接种补充的医疗干预手段。尽管现阶段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先进,各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参与“研发大赛”,但彻底消除新冠病毒仍需时日,大家现阶段依旧要做好防护。
猜你喜欢
400亿疫苗白马股盘中大跌15%,实控人股份被拍卖,公司称不违反承诺
5月17日,康泰生物低开低走,截至发稿,跌幅达15.23%,报55.95元/股,总市值391.7亿元。康希诺生物涨近7%:新冠mrna疫苗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营收大增171倍
康希诺生物涨近7%,新冠mrna疫苗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营收大增171倍。